谷雨二候,鸣鸠拂其羽。
太衡山巅,苍翠欲滴,山风清越,吹得玉清宫檐角飞铃叮当作响。
玉清一脉历史悠久,一直以来被奉为天下剑道正宗。
相传其开派祖师本是一贫苦书生,自幼聪敏,却于官场中郁郁不得志。
于是便辞官云游四方。
来到太衡山后竟偶拾得无名古卷。
于是书生潜心修习,古卷本就奥妙无穷,他又是天资绝伦之辈,不到十年便独步天下,遂开宗立派,结合古卷所学以及自身领悟,自创剑法,修建玉清宫,传承至今已有五百余年了。
十三年前,由风云榜众人追名逐利,掀起了武林中腥风血雨,让江湖各派势微,玉清宫也不例外。
幸好现任宫主:温如玉虽为女流,却手段狠厉不输男儿,倒让外人不敢侵犯。
自从五年前温如玉得一奇经残卷,潜心修炼后,门派大大小小的繁冗琐事由其儿子—— 李流风代替执掌,倒也井井有条,近些年来广招门徒,颇有复兴之象。
玉清宫,飞霞殿。
晨光初生,青石铺就的地面泛着冷冽的光,映的殿中一片恢弘肃穆。五六十名弟子,一律身穿淡黄绣衣,腰束素白玉带,垂手肃立于大殿两侧。
大殿中央站着一青年,约莫二十余岁的年纪,发冠齐整,神色恭肃的开口道:“孩儿李流风,叩见娘亲。”
他的目光穿过大殿,落到正前方那道轻薄如烟的纱幕上。
纱幕后方一道人影若隐若现,依稀可见是个女子。
过了几息,案几之后的纱幕中才传来一声回应:“免礼罢。”细听之下,女子年龄似乎不大,声音如泉水击石,说不出的清脆动听。
“云姬出世了。” 那女子悠悠道,却让李流风睁大了眼睛。
殿下众弟子哗然,纷纷交头接耳了起来。站在左侧的一壮硕大汉首先按耐不住,粗声开口道:“云姬?就是那风云榜排名第一,长得俊俏——”
“对,就是她。”女子开口打断,缓缓道:“云姬与三日前写信与我,道四个月后便是第二届风云榜开榜之日,为避免天下大乱,邀我和其他门派领袖,江湖英杰一同商议对策。”她语气平平淡淡,实听不出来是喜是忧,是赞是贬。
另一瘦如麻秆的男子出列,躬身开口。
那男子虽面色枯槁,却目光如电,道:“师傅,我玉清宫遭逢劫难,近些年托师傅和李师兄劳力才得以恢复,若出面维持秩序,不免消耗人丁物力,望师傅三思。”
“嗯,有道理,我知道了。”女子依旧淡淡道,听不出是什么心思:“流风,你觉得呢?”
李流风目光闪动,站在大殿中央一直没有言语。
听到了女子叫他,他缓缓道:“依孩儿的拙见,我玉清宫毕竟还是天底下为首的名门正派,若不应召,恐落旁人口实。”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何况昔年的江湖屠戮也让江湖中人所警惕,人心今非昔比。此次风云榜公布后,各派或多有戒惧,未必会起陷入名利之争,掀起腥风血雨,所耗人力也可控于微末。此后我玉清宫的威名更显,或是一件美事。”
女子沉吟了一下,道:“嗯。那便依你之见吧。我尚且闭关,多有不便,五日后你收拾收拾,下山和云姬等人会面。”
“琳颖,琳菲,杜成岳,秦无澜,你们四人随流风下山,一同前往,也是个历练机会.”
一个高个清秀女子,稚颜少女,和方才的雄壮大汉,瘦杆枯槁男子一同出列,齐声应道:“是!”
“好,散了吧,李流风,你留下来。”
众人离去,空留下李流风立在大殿中。
寂静,沉默。
青年眉头紧皱,思考着该如何才能把心中关于母亲的疑惑问出。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女子的声音才从白纱后传来:“说吧,我闭关那会,你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李流风回过神来,连忙道:“前几月事务确实繁杂,容孩儿向娘亲一 一禀报。甘肃平凉的崆峒派二长老来访,与我宫商讨叛徒被抓之事;鸿蛟镖局的大管家于二日前,向我求更多外门子弟做协助,并纳上贡物…………”
“不是这些。”女子打断道,声音渐渐变冷:“我说的什么,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
不等李流风回应,女子冷笑道:“
苏州醉花楼的窑子,你没少踏吧?
洛阳民女苏花儿,自幼父母双亡,在一个破庙里发现尸身,被人奸杀,其孪生妹妹外出乞食得以幸存,却因此哭瞎了双眼;
澧州渔村吴小玉,洞房花烛夜失踪,次日赤身藏于柴房被点了穴道,眼覆黑布,浑身精斑,花牝红肿不堪;
南宁圣安寺的柳婉春,香客女,一夜之间守宫砂淡褪,乳房上还用黑墨写着各种污言秽语,被谁破了身子都不知道…………”
“还要我继续数下去吗?”
豆大的汗珠从李流风额头留下,他再撑不住,身子一软,跪伏在地,额头狠狠磕在冰冷的玉石地面上,连连响动:“孩儿知罪…………求娘亲责罚。”
纱幕后女子沉默片刻,声音忽又平淡了下来:“暂且不罚你。因你心里尚有分寸,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还未叫我玉清宫蒙羞。”
李流风微微一怔,抬头偷觑,他额头上早已红了一片,气氛仿佛松了一松。
下一刻,女子语气陡然一转,厉声呵道:
“但若这次与云姬会面,你再敢起半点歹心——别说我温如玉护不住你,就算你磕断这地上的白玉,也无人能救你!”
声音落地,殿中一片死寂,连风声都仿佛止息。
李流风伏地,大气不敢喘,只哑声应道: “孩儿谨记,不敢!”
“以后做事干净点,别让我给你擦屁股。牢记,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去吧。”
……………………
拭剑山庄的主人诸葛绝最引以为豪的,不是谷中独一无二的幽碧湖,不是府中的万贯家产金银,不是地窖中的百柄神锋利剑,更不是自己天底下最为温柔顺从的老婆闵皎。
而是他自己——他自己就叫诸葛绝。
他出世时,云姬仙子刚刚退隐不过一年。
年方十八岁的他,凭借一手 “藏锋绝影”,搅的江东一代天翻地覆,更是一人一剑,独挑了毒害江湖十余年的 “朝宏神教”。
那一战,上上下下将近千口邪徒被诛灭。
当朝宏神教大长老:曾经天榜第五的”裂天断岳”魏千钧,浑身颤抖伏在他面前,望着血流成河的残肢断臂,和自己已成人棍的躯体,乞求饶命的时候,他便知道,独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
从那以后,天底下再无对手能入诸葛绝之眼,他只偶尔出剑,剩下的,不过是看着天下悠悠,如看寒水流月,任它沉浮罢了。
于是他把所学,所悟编辑成册,称之为 “拭锋诀”。
与钦慕自己已久的小师妹,闵皎成婚,定居幽碧谷,拭剑山庄。
平日里为了解闷,收了几个天资优异的少年当门徒——他并不是什么人都收的,资质平庸的他瞧不上眼。
可他这辈子唯一的遗憾便是晚出世了几年,未能与传说中的那个白衣仙子交过手。
一想到这里,他原本得意的笑容顿时兴意阑珊了起来,才三十一岁的他,心态倒像是一个老人一般,渐感世间无趣了。
“报!”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诸葛绝头抬了起来,书房门口跪着的,正是自己年龄最小,天赋最高的三弟子:韩无笑。
人如其名,韩无笑的脸上整日板着脸,一丝笑容都不会有。
据说几年前,山庄的仆从子弟们想尽办法都没能逗乐他,唯一一次看到他笑,是诸葛绝把历年来江湖做奸犯恶的几个死囚交给他处理。
那天他的脸上露出了如冬日暖阳般和善的笑容。
当时,韩无笑手里捧着一部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袄景十五禁刑》,一边津津有味的读着,一边把剥皮、腰斩、车裂、檀香刑、凌迟、缢首、烹煮等等轮番在死囚们身上试了个遍。
当那根浸满香油,圆粗如拳的紫檀木,被一点点敲进那大汉的肛门,贯穿全身,再从他口中吐出时,大汉的意识清醒尚未死绝,兀自瞪大了铜铃般的双眼,却苦于粗棍穿喉,口不能言。
几个一旁观看的几个犯人直接疯掉了,变成了痴傻之人。
韩无笑倒是毫不在意,宛如孩童见到新玩具般拍着双手,嬉笑着。
虽然本身那群死囚就无恶不作,只是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人试图逗他笑了。
不过今日,韩无笑跪在地上禀报时,眉梢却难掩一丝笑意。
诸葛绝微微蹙眉,心中不由纳闷:自己今日又没有交给他什么折磨犯人的差事,笑些什么?
“有青年——自称萧逑——求见!”韩无笑道。
“跟那个什么,萧逑,说不见。就说我不在庄,外出云游了。”诸葛绝压下心中的疑惑,淡淡道。
“是!”韩无笑应声,却并未退下,而是迟疑片刻,沉声道:“那少年说……他是云姬的儿子,奉母亲之命前来议事。”
“荒唐!云姬此等清修之人,还能有儿子?这年头招摇撞骗的人多了去了,也不找个好点的借口。”诸葛绝不耐烦挥手道。
韩无笑犹豫了下,继续道:“弟子也是如此说的,然后就被他…………放倒了。”他脸色一红,显然不是放倒那么简单。
“哦?”诸葛绝原本垂下的头又抬了起来,眼睛里有了光亮,“怎么放倒的?几招?”
自己徒弟的实力他是知道的,虽然比不上那些不出世的妖孽老狐狸,但行走江湖奈何得了他的人,几乎屈指可数。
“两…………两招。”韩无笑一脸无奈道。
“他就是左手虚晃右脚一勾,弟子没明白就被…………”
诸葛绝顿时来了兴致。
手虚晃,脚轻勾,被称为“挂腿”,是江湖上最寻常不过的小式法,简单到七八岁小儿都会。
只是,以虚掩实的招数,比这个精妙,深奥,隐晦的有的是,是以高手之间未有人用 “挂腿”相搏。
显然那个青年在藏拙。
一时间,诸葛绝对自己这个弟子愈发满意起来,反倒没有责怪他丢了面:不愧是自己的徒儿,知道自己对云姬分外上心,还能共情师傅。
“你请他进来吧。”诸葛绝淡淡道,在弟子面前不能丢失了作为师傅的威严。
韩无笑前脚刚离开书房,诸葛绝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哈哈大笑了起来。
……………………
傲,很傲,像个孔雀。
这是诸葛绝见他的第一印象。
那公子约莫十八岁,身穿紫纹锦衣袍,衣缎华贵,上绣着一个大大的花蟒。
青年昂首步入书房,眼睛扫过诸葛绝点了点头,淡淡道:“晚辈萧逑,特来拜见诸葛庄主。”
青年嘴上说着拜见,丝毫没有拱手做揖的意思。
诸葛绝也不生气,笑道:“呵呵,贤侄有礼。不知此番登门,所为何事”
萧逑负手而立,朗声道:“奉家母之命,特来商讨四个月后,风云榜开榜一事。”
“家母心系苍生,不忍见天下为名利相争,结仇结怨,无辜丢失性命。家母素仰诸葛前辈,闵夫人风采,特意嘱我前来,邀二位五日后于岳阳峰底,共襄义举,一同立盟,镇压祸乱,守护江湖秩序。”
“好啊,好啊。”诸葛绝嘴上应着,眼神却饶有兴趣的端详着青年。
青年双眸莹润,隐隐有光华外露,太阳穴更是高高鼓起,显然是内功精纯趋于化境。
只是眼神中锋芒犹盛,利有余而敛不足,想来是年轻气盛,或者不甚涉足江湖。
“对了,听说令堂是云姬仙子?”诸葛绝突然开口问道,看到萧逑点头后,抚了抚胡须继续道:“那令尊是…………?”
“哦,我并非母亲的亲生儿子。”萧逑缓缓道,眼神中复杂情绪一闪而过:“家母拜访故人遗址回山时,见我流落路旁,啼哭不止。她见我可怜,便将我带走,抚养成人,认作义子。”
“难怪,难怪。”诸葛绝沉吟一会,紧接着笑吟吟道:“可以!与云姬仙子共助武林,乃我夫妇之幸,五日后,我便动身赴会。在下倒还有一事向云仙子相求,不过不着急,届时再说也不迟。”
萧逑点了点头,道:“那就不多劳烦诸葛前辈了,咱们五日后再见。”说完他拱了拱手。
“哈哈,如此甚好!”诸葛绝起身笑道:“我来送送萧公子吧。”说完伸手拍向萧逑的肩膀。
以萧逑多年习武的反应,几乎便要下意识的侧身躲过这一拍。
可面前这书生打扮,年方三十笑呵呵的男人,手掌飘浮轻柔的一按,竟诡异的稳稳扶在了他的肩头,拍了几拍。
萧逑顿时浑身紧绷,精神集中到了极致,内力奔腾翻涌之下覆遍全身,手中的千钧之力便要在下一瞬发动。
却发现诸葛绝仍然面带和煦的微笑,毫无敌意,手中更是一点劲道都没带,轻轻揽着他的肩膀。
接下来让他更为心神动荡的话语从诸葛绝嘴口中悠悠道了出来:
“更何况,令堂都把失传百年,从未问世的《白首太玄经》交给你了,年纪轻轻便到了第三层,前途无量啊。”
“此次风云榜,天榜之席,应该也有你一位了吧?”
……………………
云收天净,雨歇山空。
幽谷寂然无声,唯有那泉涧低语潺潺,林中是山雀轻声啁啾。
初夏的清风拂面,萧逑却无心去赏那站着雨珠的柔嫩绿草。他神情恍惚,低头快步前行,眼神中也没了以往的傲意。
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幽幽传来,青年愣了愣,抬头望去,却发现眼前不知何时多了一道倩影。
那女子身着白衣,胜雪三分。
她负手伫立,长发如墨,衣袂随风轻飏,真如立于烟霞之上的仙女般清丽脱俗。
青年连忙上前,垂头低声道:“娘。”
“诸葛绝,闵皎同意五日后商议——咦?” 那绝色女子微微一愣,显然也注意到了青年魂不守舍的模样,嫣然道:“怎的,去了一趟把魂丢了?”
“诸葛绝是同意了,可是娘……”萧逑犹豫了下,终于还是愤愤道:“我从进他书房开始,就不曾显露过武功。在山庄门口跟他徒弟过招时,也只是用了 “挂腿”,从未展现过《白首太玄经》上的一招一式,可他不仅知道我练,还知道练到第三层…………”
那女子叹道:“我早就与你说过,你如今的功夫虽然是江湖上一等一,却尚未无敌于天下。更何况你又不会收着性子——你的步伐,吐纳,眼神,甚至姿态,让那些绝顶高手瞥一眼,便知道底细了。”
“好啦。”她顿了顿,转身拢了拢鬓发,微笑道:“毕竟我带你去拜见的也都属于天底下最高深莫测之人。江湖上能胜你的人也寥寥无几,也别过于灰心了。”
女子目光望向谷外天光,悠悠道:“还有最后一个处便成了,泉州妙音观,走吧!”
青年看到那出尘的背影,怔然片刻,随即快步跟了上去。
泉州连日阴雨,直到傍晚时分才渐放晴。
妙音观便建在一处旧山断脊之上,临崖而立,背靠万仞青岩,前望深涧绝壑,山风终年不歇,松声泠泠如水流琴音。
山道两旁无香客,也无门徒,唯有一道古木朱漆山门,其上“妙音”二字篆书古拙,铁笔如钉。
萧逑仰望那山门,只觉心底莫名一紧。
云姬回头看了眼萧逑,温声道:“萧儿,这个观主脾性颇冷,不喜生人,你且在观外等我会,我去去便回。” 说罢飘然入门。
……………………
妙音观极静。
不见香烟,不见庙祝,不见风铃,却见一座石台,孤立于观后崖边,石台之上,一女子正负手而立,一袭淡黄道袍,腰系素绫,发未束冠,仅用一根青木簪斜插,背身望着千仞高崖和一轮明月。
“你出山了。”道姑淡淡道,她一向说话很简洁。
“是。”云姬微笑道。
“你都与谁说了?玉清宫的温如玉,拭剑山庄的诸葛绝,闵皎夫妇,还有我?”
“真人消息果然灵通。”
“所以你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劝我结盟,避免江湖霍乱。”
“是,也不是。”云姬脸上微笑渐渐隐去。
“哦?”黄衣道姑终于回身了。
那女子虽已年近四十,却也眉目如画,清丽难言。
她倚风而立,端的是气度高雅。
只是那双眸子里俨然无悲无喜,冷静的可怕,让人一望便下意识地低头收声,不敢靠近。
云姬面露凝重,沉声道:“其实,此次出山,我另有一目的。”她微微俯身,附在道姑耳边,悄声说出几句话语。
黄袍道姑本来古井无波的眼底,此刻却兴起了波澜,她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神情。
她望向夜空那轮皎月,面露迷茫,随后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口中喃喃道: “原来……………原来如此…………怪不得………………”
半晌过后,那清冷道姑转头,一脸认真的打量着眼前的素衣女子,似是要重新认清她一般。
月光洒落在云姬身上,白衣胜雪,遗世独立;双眸灿灿似星,莫可逼视。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道姑回过神来,开口问道 :“此事,可还有旁人知晓?” 声音难掩一丝颤抖。
“只此三人,我信得过的。”
云姬紧紧盯着她,一字字道:“我,萧逑,还有你——”
“玄霁真人!”
松涛声起,月色如水。两个绝色女子就这样站在万丈悬崖边,相互凝望着,寂然不语,静默如碑。
注:“白首太玄经”,本意是指,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
这里为了武功设定,将白首二字加上,改为《白首太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