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色友小说
首页 > 都市 > 激流无声 > 

第4章

第4章

我和小昭提了帮严哥翻译的事,她虽然觉得有点尴尬,但还是同意了,毕竟严哥和李姐平时对我们很照顾。

那个周末,吃完早饭,小昭就去了他们房间,帮严哥翻译公开课。

严哥的电脑放在他们房间,那里也有两把椅子,是严哥和李姐平时看电影用的,刚好严哥和小昭一人坐一把。

我看到没地方坐,就回自己房间了,反正吸烟时严哥会聊他的心得,我没必要浪费时间。

而且我有点强迫症,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书,都必须从头开始看。

这个公开课前半段已经有字幕组翻译了,他们直接从后一半开始看,不要说看了,想想我都觉得浑身难受。

回到自己房间,我找了首歌,一边听一边看书。那时候网络上有很多国外CD的MP3文件可以下载,甚至音质更好的ISO文件也有很多。我的口味很杂,古典、摇滚、民谣都听,前前后后可能听过上千张CD。不过,和看书往往有些心得不同,我对音乐只是单纯感性的欣赏。我正听着《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的主题曲,李姐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问:”我可以进来吗?”

“请进,请进。“ 我忙摘下耳机说。

次卧比较小,没有地方放椅子,我的电脑桌对着床,我和小昭都是把床当椅子用。李姐也坐到我旁边的床上,说:”他们在看公开课,好无聊呀,能不能帮我找个电影看?”

“好呀。“我打开了电影文件夹。

“要不看这个?“李姐指指《超市夜未眠》(Cashback)。

她可能以为这是类似《博物馆惊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的搞笑片。

这部电影虽然我还没看,但我还记得我下载它只是因为封面上的裸女。

我连忙看其他下载好的电影还有什么。

我看过的有《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完美的世界》(A Perfect World)、《大地惊雷》(True Grit),不过这些似乎都不太适合女孩子看。

我下载了还没看过的,除了《超市夜未眠》,还有《亡命驾驶》(Drive)和《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

我怕李姐再提起《超市夜未眠》,忙打开《爱在黎明破晓前》,说:”看这个吧,听说非常好看。”

没想到,慌乱中随便选中的这个电影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影片讲的是两个萍水相逢的年轻人,在短暂的时间里相遇、相知、相交、相爱,最终又分开,并约定半年之后再见。

一眨眼,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片尾曲想起,我们还仍然沉浸在电影的余韵中。

“他们的爱情好平淡,也好温馨。“李姐轻轻的说。

“是呀,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惊天动的轰轰烈烈,只有彼此心灵的交流。“这部电影原本只是我偶然看到随手下载的,没想到竟然是我看过最好的爱情电影。这时,我才注意到李姐坐久了,裙子微微皱了上去,露出一大截白得惊心动魄的大腿。她的腿比小昭略粗些,肌肉也不那么紧实,看起来柔软而富有弹性。

我和李姐起身去看了看,小昭还在和严哥一起看公开课。他们一边翻译,一边查字典,忙得热火朝天。

“咱们出去买菜吧。“李姐对我说。

她从屋里拿了件衣服,在浴室换了。我套上了一件T恤,拿了袋子和钱。菜市场不远,我们一路上边走边聊。

“你知道吗?“李姐说,”这个电影最让我惊讶的是,外国人竟然会去逛墓地。中国人一般觉得墓地是比较晦气的地方,绝不会有中国人去墓地约会的。”

“可能因为他们信仰基督教吧。基督教的教义是说,世界末日时上帝会降临,所有人都会接受末日审判,死人也都会复活接受审判,所以墓地对他们来说只是暂时埋一埋,早晚还会爬出来。不像咱们的观念,只有闹僵尸才会爬出来。”

“我小时候每次村里面有人去世,我都会很开心。我们那里死人了,吊唁的人上门随礼,除了吃席,还会得到礼物。我小时候流行送手帕做礼物,妈妈会帮我把漂亮的手帕攒起来,缝成小书包,背上它别提多开心了。可是长大点,明白了死亡,就对这事充满了恐惧了,从单纯对死亡本身的恐惧,慢慢延申到所有象征物上,漆黑的棺材、哀乐、雪白的孝服。我最怕的就是响到半夜的哀乐,被子蒙住头都还能隐隐约约的听到。年纪再大些,慢慢就又不怎么害怕了,只是觉得悲伤。即使是不太熟悉的人去世了,也能感受到他们亲人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科幻电影《脑内风暴》(Brainstorm),里面有种机器可以复制人的所有感觉。有一个人录制自己感觉的时候,心脏病发作死了,他意外的录下了死亡的感觉,后来另一个人读取那段记录,差点也心脏病发作死掉。看完那个电影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吓得睡不着,我感觉自己也在反复体会那种濒死的感觉,非常担心自己一睡着就不会再醒来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害怕睡觉,怕自己在睡眠的无意识中再也不会醒来。”

“我从来没有过睡眠问题,每次一躺在床上很快就能睡着,几乎连梦都不做,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我不能确信今天晚上还能睡着了。”

“如果真让你失眠了,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我明天告诉你。”

“我容易失眠,而且做梦很多。小时候常常做梦有人贩子来抓我,我就在一辆停在路边的卡车旁绕着圈跑,跑啊跑啊,最后被抓住的那一瞬间,就吓醒了。”

“你在现实中碰到过人贩子吗,还是只是梦?”

“没碰到过,只是听说过。我遇到过最危险的事也就只被小流氓抢劫过了,抢走了10块钱。”

“什么时候的事?”

“初中。”

“那时候10块钱还是个不小的损失呢。我高中时每个月生活费也才150块钱。”

“你住校吗?”

“是啊。”

“我没住过校,一直走读。很羡慕你们住校生呢,感觉很自由。”

“确实自由一些,宿舍里还有很多女生,能交到很好的朋友。不过吃的差,住的也不好。我初中就开始住校了,十几个人的大通铺,每周回家一次。吃的呢,每个学期给学校交米,学校食堂每天会给我们打米饭。食堂也卖菜,不过太贵了,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带菜去学校吃。不过菜带不了太多,天气热的时候也容易坏,一般吃一两天带的菜,之后就只能吃咸菜、酱豆腐和辣酱了。高中时学校离家更远了,而且一个月也才放假一两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校外租房子,比初中住的好一点,大家轮流做饭。”

“难怪你做饭那么好。”

“你也很厉害呀。”

“是师傅教的好。”

我们买完菜回来时,严哥和小昭仍在进行他们的”百年翻译运动“,而且语气听起来相当激烈。我和李姐吓了一跳,以为他们吵架了,仔细听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词的翻译问题。严哥不停的朗读原文,试图从中捕捉感觉,让人意外的是,他的英语发音相当不错。而小昭则翻着字典找例句,想用实际用例来说服严哥。

我们相视笑了笑,一起去厨房做饭。

“我弟弟比我小五岁,上学的时候条件就比我好多了,“李姐一边择菜一边说,”男孩子花钱多,高中时生活费有时候不够用,也不敢跟爸妈说,都是我偷偷给他贴补点儿,我大学时还做家教赚钱。现在他上大学了,爸妈负责学费,我负责生活费。”

“你真是个好姐姐,我这样的独生子女真可怜。”

“是不是很孤独呀?”

“是啊,那时候暑假在家除了看电视,几乎没别的事做。”

“我们那时候村里小孩多,暑假一堆孩子成天疯玩。不过现在年轻人很少留在农村,大家都进城打工了,村里也就几乎没有孩子了。”

“我那时除了看电视,就只能看书打发时间,我把我家书柜里所有的书都看了个遍。”

“哇,你好厉害。”

“也没什么,主要是太无聊了。我甚至连一本第二版简化字的书都看了,就是比现在的简体字还要简化的字,只用过很短一阵就取消了。说起来,那书柜真是神奇。那时我们住的是我爸爸单位分配的房子,之前住过好几家人,已经没人知道那个又大又重的书柜是哪任房主的了。可能是它装了书太重了,之前的几任房主搬家时都懒得搬它吧,那个书柜,连带几任房主留下的各种各样的书,就都被我家继承下来了。我记得大半个书柜是少年科学期刊,里面有各种科普知识,还有科幻小漫画,非常好看,其他还有一些小说,名著之类的。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悲惨世界》,那个译本也非常好,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很旧,还是繁体字版,但完全不影响阅读。我反复看了无数遍,哪怕是一般人看起来很枯燥的,大段大段描写修道院和滑铁卢战役的段落,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文学上的初恋,很可惜我上大学时被我父母弄丢了。那个书柜里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书,甚至有一本厚厚的《生理卫生》,我初中还没和女生拉过手,就已经掌握了常见的七八种避孕方法了。”

我忽然意识到说了点不太应该涉及的话题,气氛有点尴尬,李姐脸红红的不说话,我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好在我们在一起做饭,我递给她洗好的土豆,她递给我切好的萝卜,很快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有时我就想,我理科成绩一直好于文科,后来高中文理分班时,自然而然就选了理科,再到大学学了工科,这可能和那个书柜里的科普书籍有很大关系。如果那个书柜里多半都是世界名著,或许我会学文科,如果大半是医学书籍,也许我现在会成为一名医生。”

“对,你肯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妇科专家。“李姐笑得脸发红。

“命运真是神奇,我的人生很可能取决于前几任房主的某一任喜欢看什么书,甚至是懒得搬走什么书。命运就这样冥冥中左右人的一生吗?”

“是呀,人生很多时候真的很偶然。我有一个表哥,远房亲戚,他很聪明,成绩很好,考上了武汉大学,结果大二的时候,在学校骑自行车,不知怎么从路边摔了下去,死了。一个这么优秀的人,死得这么莫名其妙。他父母去出事的地方看过,回来后无数次哭着和亲戚说,那条路一点也不高,也不窄,看起来一点也不危险,每天很多学生骑着车来来去去,也从没听说有人摔下去过。”

“我觉得这种突然的死亡是最可怕的,毫无预兆,没有任何时间安排自己的后事,瞬间就陷入无尽的虚无。反倒是老死、病死其实不那么可怕,年老和病痛的折磨早就让人失去了对生活的眷恋,死亡反倒成了解脱。”

“咱们还是别说这么可怕的事了。”

“有一种说法叫'向死而生',正因为我们终将面对死亡,所以更要珍惜每一天。不是说,'我们要把每一天当作死亡的前一天来过'嘛。”

“如果是我,最后一天就像今天就挺好的。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平平淡淡就好,看看电影,聊聊天,吃吃饭。你呢?”

“我不知道,我好像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聊着天,饭就做好了,我们叫严哥和小昭来吃饭。

吃完饭他们又继续翻译,似乎很是乐在其中。

我和李姐收拾好厨房后,又一起看了另一部电影《亡命驾驶》。

李姐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了感慨道:”哇,女主角好漂亮呀。”

“嗯,很温婉的感觉,柔弱中带点坚强。”

“他们的爱情也拍得好美,好感人。”

“你不觉得,嗯,其实有点不道德吗?女主角爱上男主角的时候,她是有丈夫的。”

“爱情来了,也没办法吧。”

“我觉得导演有点讨巧,一方面在他们发生关系前,就让丈夫就出现了,避免了肉体出轨这种有违道德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又及时安排丈夫死掉,化解了他们继续关系与道德上的矛盾。”

“可能编剧和导演不想探讨道德问题吧。你看他们的爱情多美,女主角真的眼里都冒着小星星。”

“很可惜他们最后没能在一起。”

“也不一定,男主最后不是没死吗?他很可能会去找女主,放弃打打杀杀,和女主角过上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嗯,男主角喜欢上女主角时,应该就想放弃那种生活了,只是为了保护女主不得不重操旧业。”

“这情节有点眼熟啊。”

“嗯,是有点熟悉感。”

“为了保护女主,男主角不得不屈服于命运,但同时也就失去了女主角。这片子就是外国版的《大话西游》嘛。”

“是很像,哈哈哈。”

后来,我把这部电影也推荐给了严哥和小昭。

严哥看完后说:”电影叫Drive,不是Driver,这应该是个双关语,除了“驾驶”的意思,还有“动机”的意思。男主穿的蝎子夹克也很有寓意。你听过这个故事吗?”

他讲了那个著名的关于青蛙与蝎子的故事——母青蛙帮公蝎子过河,结果蝎子在河中央蛰了青蛙,两人双双丧命,因为”这是蝎子的本性“。

他又接着说:”衣服象征着过去暴力的犯罪生活,也就是男主角的本性。脱下这件衣服,意味着重生。整部电影的张力正来源于他对自我的挣扎,想摆脱命运,却像《俄狄浦斯王》一样,无法挣脱命运的枷锁。”

小昭看了这部电影,却意外地很不喜欢女主角:”她可以离婚呀,和男主角在一起。”

“你不觉得那样对她丈夫有点冷血吗?”

“那后半生一直想着其他人,不爱他,就不冷血了吗?与其后半生带着遗憾和怨恨生活,还不如离开。”

“也有道理。”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也都有权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嗅嗅她的头发,打趣地问:”那你会不会哪天为了追求幸福离开我呢?”

她抱着抱枕,懒洋洋地偎在我怀里说:”你就是我的幸福呀。不然我为什么会你在一起呢?”

“那你当初为什么选了我?“我知道大学时还有其他几个男生追求她。

她像只小猫一样伸了个懒腰,短裙下露出两条光滑的长腿,笑着说:”因为你长得帅呀。”

她说完,在我的怀里翻了个身,昂起头看着我。我俯身吻了她。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