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 > 

第八卷 第1498章 古董局中局1!

第八卷 第1498章 古董局中局1!

  捐赠仪式流程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就是在各大媒体跟各界名流的面前,把佛头当众捐赠移交给两仪博物馆,嗯,现在是从两依改成了两仪,只是换了一个字,不过内有乾坤,跟之前那座已经完全不同。

  比起之前就已经得知一些消息的各界名流不同,媒体这边才是最为激动的,毕竟他们又不知道这颗佛头是假的,反倒是觉得这颗佛头很传奇,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最让所有人好奇的自然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样貌。

  没办法,这个娘们太传奇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人,连四大美女都比不过她,影视剧翻牌率最高的就是这个娘们,版本太多了,所以都很好奇,历史上真正的武则天到底长什么样子。

  木户加奈其实有些不太理解,不过此时已经是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交出这颗已经确定是假货的佛头,按照正常流程签字转交出来了这颗佛头。

  当佛头正式与媒体见面的时候,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拍摄,但都很有默契的关掉了闪光灯,这点规矩他们还是知道的,不能用刺眼的闪光灯拍摄古董艺术品,尤其是佛像神像。

  “加奈小姐,现在捐赠仪式已经完成,你这边不会反悔吧?”

  木户加奈有些不太理解地看着李长生,很是疑惑地点了点头道:“怎么会,这件珍宝本来就是属于你们中国的,对此,我要代表我的祖先跟爷爷对贵国表达歉意,实在是它太美太珍贵了。”

  “很美?不见得吧,不过就是很普通的样子,想要看看这颗佛头的庐山真面目吗?”

  李长生可没故意压低声音,所以很多人都被他这话给吸引住了,木户加奈跟五脉中人隐约是猜到了什么,全都脸色大变起来。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一个跟这颗佛头有关的故事……”李长生直接是当众讲出了这颗佛头的来历,跟木户家许家与这颗佛头的交集,自然是隐去了香火成神那部分,这就不适合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议论。

  “就这样,许一城被当成了汉奸,直接枪毙,大名鼎鼎的白门许家也就此是被逐出了五脉,甚至不允许许家后人出现在古玩界,背负了半个多世纪的骂名。

  鉴古易,鉴人难!

  许一城在军阀乱战的年代对于国内的形势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才打算把佛头送去日本,希望通过此法让国宝免遭孙殿英王绍义之流的摧残。

  但他深知如果直接赠给木户的代表团,一来日本人将来未必就会还给中国,那时候已经是31年,中日关系已然剑拔弩张,全面侵华一触即发,再者若这件佛头引发日本国内的轰动,很难说到最后还能安保无虞,国外亦会被人盯梢窃取。

  许一城看人的眼光比当时的很多同行高明得多了,他知道木户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学痴,而且木户家自古就与佛头结缘,交给他保管比交给其他任何一人都可靠。

  但仅此一点还不够,木户虽然死板,但也是个脸皮薄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被媒体报导顶到风口浪尖,难免因不懂变通出些纰漏。

  所以他还准备了后手,他通过老朝奉向木户传达“佛头是假的”这么一个信息,就是为了确保木户归国后,日本媒体的舆论造势降低到最低限度。

  木户好面子,定然不会大肆宣扬。

  而且这颗佛头是木户有三跟许一城一起通过各自传承下来的线索找到的,本身不应该有假,之后也经过多方验证,所以在许一城死后虽然有过这方面的耳闻,但始终不愿相信佛头是假的。

  而通过武则天的画像进行对比,成为了验证真假的唯一手段,不过唐画本身的参考性存疑,毕竟中国古代人物画一般都是写意描写,不是写实,每幅画都有画家本人的强烈个人风格,而这颗佛头应该是按照传说中的女皇一比一还原,所以这佛头有古怪,要是我没料错,真正的佛头藏在这颗佛头的内部,这是局中局。

  不过做出这一切的不是许一城,应该是许家的老祖宗,五脉创始人之一的许信,许一城知道这个秘密,故意选择了隐瞒,因为他也怕所托非人,毁掉了这件稀世珍宝,就这点来说,许一城绝对不是汉奸,而是为了佛头的传承,未来有朝一日可以重现天日,回归故土,甘愿牺牲自我,背负骂名的护宝英雄。”

  所有人都被李长生的故事跟推测惊讶到了,很是难以置信,同时觉得这背后好复杂好传奇,不过对标这佛头的来历跟巨大价值,还真说得过去,毕竟在场不少人也同样是对这样的稀世珍宝非常感兴趣。

  许愿自然是听的热泪盈眶,没想到这才是真相,同时也有些理解自己爷爷为什么不做任何解释,因为这个秘密不能被人知道,一旦泄露,之前做的一切就成了无用功,同时这佛头只怕是再也拿不回来了。

  许愿隐约还有一个推测,虽然自己爷爷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护宝,但毕竟佛头是被带去了日本,某种程度上他也称得上是罪人,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自我了结也算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

  “李董,你认真的,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这颗佛头虽然也是玉的,但这玉质太一般,这是一个很大的破绽,武则天什么身份地位,会用这样的劣质玉做为自己的替身?唐朝又不是没有好玉,那可是盛唐,华夏历史上最富庶的时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