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黑金教父 > 

第143章 巴西的经济现状

第143章 巴西的经济现状

  或许这个月对于巴西来说是个“灾月”,至少今天的报纸上就没有任何好消息。

  李再安关注的第二个要点,是报纸的头版头条,对他来说,这则报道是国家大事,是高屋建瓴的东西,同时,也是他真正关心的事情,这份关心来自于野心。

  再过一个半月就是圣诞节,这在巴西就算是到了今年的年底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巴西利亚都要发布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同时,还有很多的财政政策、拨款申请提交到参众两院投票。

  巴西是很民主很开放的,所以这类政府性的工作报告历年都会对外公布,而且是完全公布,不做遮掩,也不弄虚作假。

  而今天的圣保罗州报的头版头条,就直接引述了报告中的一些内容。

  这类工作报告往往涵盖了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几乎是所有涉及到国计民生方面的内容都有,有意思的是,圣保罗州报将社会治安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上。

  按照司法部提交的报告显示,从今年一月份到现在,整整十个月的时间里,巴西全国各地共发生各类罢工2029起,参与罢工的人群高达931万人,因劳资纠纷而发生的暴力事件900余起,死亡人数超过1200人。

  在社会刑事犯罪方面,过去的十个月里,统计在案的恶性刑事案件8900余起,约1.4万人死于谋杀。

  其中,盗窃案发案率最高的为贝洛奥里藏特市,根据警方提供的数据,该城市34%的家庭在过去十个月里发生过入室抢劫、偷盗案件。

  重大刑事案件发案率最高的为巴伊亚州和圣保罗州,两地共有5190人过去的十个月里死于谋杀。

  此后的第二大项就是经济问题。

  推行了一年多的科洛尔计划交上了它的第一份成绩单,经过巴西利亚所谓的卓有成效的改革,过去十个月里,巴西通胀总量为440%,相比去年的年通胀率似乎有所好转。

  但与此同时,10个月里的成绩单里,巴西的经济增长率为-5.3%,国家外债突破1500亿美元,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24%,更不幸的是,明年将有近300亿美元的外债需要归还,而政府却保持着上百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这些数字统合在一起,意味着巴西这个国家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了。

  除此之外,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全国贫困人口突破3300万,这意味着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巴西国内又有120万人沦为赤贫人口。

  这些人的月收入加起来,占据每月国民总收入的0.7%。

  而这些收入均摊到3300万人的头上,再加入通货膨胀的因素,大概能让他们每人买上一罐可口可乐外加两磅面包,这些可怜的穷人就得靠这些东西活一个月。

  就像那句话说的,感觉如今巴西的天气有些热了,这种体会很准确,因为大家伙已经都坐在火山口上了。

  此前一段时间与贝塞隆的接触乃至深谈,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李再安对如今巴西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尽管这种看法还没有进一步的系统性,但已经在朝着更深入、更贴近现实的方向靠近了。

  人要想真实客观的、更贴近现实的,看待一个宏观问题,或者说是考虑一个大局的问题。

  首先就要跳脱出自己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立场,用那种冷漠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目光去审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

  因为自身所处生存环境的因素,李再安在这方面具备优势,毕竟他本身就是毒枭,就是站在社会公德对立面的存在,而那种极端自我的性格养成,实际上与政客的性格养成没有太大区别。

  放在刚重生的那段时间里,看待巴西如今的国家问题,李再安考虑更多的就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他会将这个国家如今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到这一点上。

  但是现如今,他的观念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虽然他还不认同那种所谓“穷就有穷的原因,富就有富的理由”的说法,可他的确已经不再认为分配不均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了。

  如果综合归述一下的话,李再安的现在的观点是:无论是贫富差距扩大,还是通货膨胀,其根本原因就是巴西利亚政府,到现在都始终抱着不放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不得不承认,重生的因素、先天的智商再加上后天的好学,让李再安具备了快速成长的基本条件,而他所处环境,又为他提供了成长所需要的充足养分。

  坦率的说,对巴西宏观经济的问题,他的认识已经转到了真正的根子上。

  进口替代实际上就是内向型经济,是封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对外通过高关税、低进口配额来限制进口,对内则发展本国的相关产业,力主国内需求主要依靠国内生产来满足。

  与进口替代相对应的就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际上在八十、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五十、六十年代,国际上崛起的新型国家经济体,主要都是采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比如说所谓的亚洲四小龙,再比如说改革开放进入第二阶段的中国,基本上都是采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几十年如一日推动的进口替代政策,已经将巴西带入了茫茫无际的沼泽,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封闭环境,令巴西国内的生产性行业技术水平严重落后,根本实现不了出口创汇的目标。

  而原材料的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浮动的影响巨大,近几年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又在持续下滑。

  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巴西外汇储备的日渐枯竭,毕竟限制进口不等于什么都不进口,尤其是巴西的工业技术落后,很多工业成品中都要采用到国外进口的零部件,这就更增大了外汇储备的损耗度。

  外汇储备的来源枯竭,便意味着巴西利亚必须持续的对外举债,于是财政赤字、外债激增的局面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边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一大诱因。

  再有,高关税、低进口配额的进口替代政策,本质上就是对国内消费者利益的牺牲。

  举个夸张点的例子说明,那就是同样的10万美元,在开放型经济政策的条件下能买一辆德国原产的好车,而经过高关税的作用,同样的一款车到了巴西就得卖到40万美元。

  于是那些只有10万美元购车款的巴西人,就只能花这10万美元买一辆国产的破车开着跑了。

  那么这个买车的消费者承受的损失被谁拿走了呢?

  毫无疑问,被巴西国内的汽车生产商拿走了,因为在开放型经济政策的条件下,这辆破车可能连一千美元都不值。

  在这个环节上,又出现了一个贫富差距拉大的诱因。

  另外,因为有关税壁垒的保护,那些国内的生产者在赢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往往不会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革、设备更新或是扩大再生产上。

  那么这些钱他们会拿来干什么?

  毫无疑问,投机是个最好的方向。

  没有扩大再生产的缓解,就没办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它直接意味着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与投机的盛行,直接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断档,失去工作的人会越来越穷,投机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而大量投机的热钱在流通领域四处翻滚,与此相呼应的却是经济发展的日益萎缩。

  如果一个国家走到了这一步,还不出现通货膨胀的话,那只能说上帝爱死这个国家了。

  可惜的是,上帝给予巴西的爱,并不比祂给予索马里的爱更多,于是乎,巴西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在李再安看来,巴西有近两亿人口,有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工业化进程的良好积淀,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抛弃旧有的进口替代经济政策,代之以更积极、更广泛的、更能够融入世界的外向型经济政策,这个国家的重新崛起并不是一个梦想。

  但遗憾的是,对于一个国家来,经济政策的调整不像是换一个口味的咖啡那么简单,这个过程中,牵涉到了太多的利益集团。

  那些享受着既得利益、希望能够继续维持现状的资本势力,占据着这个国家的主流舆论,甚至可以说是绑架了这个国家的政治,任何触动他们利益的改革,都势必会遭到他们的阻挠。

  其实在李再安眼里,如今巴西的境况与前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情况非常类似,只不过两国的政体并不相同。

  而且当年的中国存在着一位强权人物,他能够多次废立总书记、能够在首都血腥镇压政敌、能够在南方发表一番讲话、就让各方势力闭上嘴……巴西却并不具备这样的政治强人。

  综合各方面来看,在二战结束之后,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之后崛起的新兴国家里,几乎都走了一条由内向型经济起步,通过进口替代为本国发展工业化创造条件,而后再转为外向型经济,尤其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依托,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道路。

  这条道路按照中国的说法,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深入剖析,就是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植,在进口替代阶段打造一批富裕人群。

  当然了,所谓先富带后富,那就纯粹是瞎扯淡了,哪国的资本家会把自己的钱分给穷人花的?

  能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同时,辅之以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工资限制、社会慈善等手段,化解贫富差距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盘活整个社会经济面,这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巴西在这个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就停步不前了,而中国则顺利的走完了前半段,至于后半段……李再安前世2012年死的时候,并没看到太多的成果,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那都是一堆堆惊人的烂摊子!

  如果无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一旦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失业率升高,房地产泡沫破裂,各种经济问题都会爆发出来……

  如今的巴西,从客观上来说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结合前世的所知,李再安很清楚,这场改革需要一个节点式的人物出现,而这个节点式的人物,又将改变一大批人的命运。

  在这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腾挪中,李再安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收益些什么,但他却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去做些什么。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